哈佛团队借助干细胞模拟出人类药筛器官
导读: 我们目前还是缺乏有效的工具来测试新药是否可用,是否有疗效,在开展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是否安全。这些工具能不能预测药物将对人体产生何种作用。也许,你和新药研发只差一个合适的研究模型。
古有传说,神农氏遍尝百草,以身试毒,终因断肠草而离世。今有大名鼎鼎的Barry Marshall一口气喝下一试管的幽门螺旋杆菌,差点因此丧命。小编好奇,幽门螺杆菌那玩意喝起来到底是什么味儿的?
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Barry J.Marshall和J.Robin Warren),以表彰他们“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”
但是幸运的是,Barry Marshall也因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贡献,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。
中国有句俗话:“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”,但是在生物制药领域还有这么一句话“舍得一身剐,喝毒试药连眼睛都不眨”,当然现在并不存在“以身试药”的现象了,严格来说,应该是不存在人类“以身试药”的现象了。因为有小白鼠来“顶包”啊!
但是小白鼠并不能替人类把好试药的大门。据统计,能够顺利通过三期临床试验的药物仅有10%,这也就意味着90%的新药都玩完了。小编也只能表示心疼了!(新药研发,10年长跑,高达10亿美元打水漂)
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?究其原因,我们目前还是缺乏有效的工具来测试新药是否可用,是否有疗效,在开展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是否安全。这些工具能不能预测药物将对人体产生何种作用。也许,你和新药研发只差一个合适的研究模型。
Human-on-a-chip
- 干细胞医疗成资本宠儿 全产业链布局是成功关键 2018-04-24
- 研究人员制造出人工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 2018-04-23
- 美科研团队发现“双刃剑”肝脏干细胞 2018-04-08
- 干细胞医疗市场潜力巨大,产业规范化十分重要 2018-04-02
- 军事医学科学院裴雪涛团队利用干细胞技术研制人工血液取得突破 2016-07-27
图片新闻
- 即日-6.16 【有奖问答】泰科电子传感器及医疗应用解决方案 下载白皮书>>
-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>>
- 8.30-9.1 OFweek 2018中国(上海)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>>
- 精彩回顾 OFweek2018(第五届)中国激光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
- 精彩回顾 OFweek2018(第四届)中国3D打印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
- 精彩回顾 OFweek2017(第四届)中国激光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
- 医疗器械
- 器械研发
- 器械销售
- 猎头职位
-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/深圳市
-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/深圳市
-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/深圳市
-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/海淀区
-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(无锡)江苏省/无锡市
-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(无锡)江苏省/无锡市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/海淀区
- 销售总监(光器件)北京市/海淀区
- 电路设计工程师(金华市)浙江省/金华市
- 结构工程师(金华市)浙江省/金华市
我来说两句
请输入评论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